查看原文
其他

冯 刚 王栋梁:实践育人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现路径研究

2017-08-24 冯 刚 王栋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实践育人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育人战略思想,其中实践育人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实践育人的理念、运行、保障、评价机制仍有短板,需要从理论上深入探究实践育人的内在特点和变化规律,不断完善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实现路径,加强具体环节的协同配合和反馈激励机制的构建,切实推进实践育人理论研究,努力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性有效性。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多次就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在改进中加强,在实践中深化。围绕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更加突显,协同育人的合力不断增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1]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2]。这些都为推动高校实践育人之思想发展和育人科学路径的开拓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明确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研究新形势下实践育人的内在特点和变化规律,探讨实践育人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发挥实践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育人的理论蕴含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实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二是指人类自我完善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仅是主观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且是主体创造自身的活动。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主观世界,发展着自己的本质特征,使人之为人永远处于一种创造、提升、发展的状态。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实践种类划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通常对于实践具体形式的划分,选取的是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为了维系生存所进行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活动;社会关系生产实践,表现在人们之间的交往,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精神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实践,是科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各自处理不同的关系,具备各种不同的功能,但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生产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都是在其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它们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它发挥着能动作用。正是实践的这种丰富性决定了它对促进人的发展成长亦即在育人过程中的有效作用。

       育人从字面上讲就是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的意思,从育人的对象上来说,包括自我教育与教育他人。育人的目的包括诸多不同的层次,从整个人类的进程来看,育人的目的就是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人的认识水平,满足人类在生产、社会交往、精神生活当中的需求,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育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生产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过程中,培育人的身体肌能。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首先从人类生产财富的劳动出发,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接着把现代人与现代猿做了详细的比较,依次指出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征有: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语言、社会、意识等等。而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劳动。[3]物质生产实践锻炼了人的身体素质,满足对物质生产的需求。其次,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培育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使得人不但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所不能完成的。最后,当人拥有了满足生产需求的身体肌能,具备了关于物质生产实践的思维能力,那么他就能够思考更进一步的问题,即如何生产、怎么样生产,怎么样为自己生产、怎么样为别人生产,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人的思想水平和行为能力。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P60)。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人通过社会实践塑造和表现自己,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生成了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在物质生产实践之后,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对塑造自己和培育他人有着重要影响。育人育己的过程体现在三个阶段:首先是在社会关系生产实践的产生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在形成这些关系的过程中要求人不断地探索未知,提高认识,适应人类自身进步发展的需求。其次是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在维护和完善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因而,并体现在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提高人们认识问题的水平,解决协调其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的实践,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这同样是一个培育人的过程。最后是在人的社会关系生产实践的丰富发展过程中育人。由于“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需要”,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社会关系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在变化和发展过程当中,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的类本质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全部的社会关系生产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为其服务的,不可能代表全体人类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造成了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才能在人的类本质基础上建立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精神生产实践强调的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所进行的人的自觉的、系统的精神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精神实践产品。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精神生产实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思考的过程,能够创造出可感知、可观察、可交流和可传播的精神产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为认识指导实践奠定基础。同样,实践也决定了育人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途径来提高人类的认识,这也是实践决定的,为了实现育人的效果,不同的内容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育。实践决定了育人的目的,而育人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也是为了指导新的实践活动。认识作用于实践活动。实践上升到认识的精神生产,需要再次被实践检验、丰富和完善,正确的、科学的精神生产实践的产品能够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推动实践的前进,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如果用凭空想象的认识而不是从实践当中得来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这样的育人效果必然也会脱离实际,无法达成育人的效果。

       由此可见, 实践与育人之间本身就有着紧密的联系,育人本身就是实践应有的题中之义,是实践的“副产品”,我们需要充分重视实践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上的功能和作用,要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实践育人的内容体系,使实践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产品”。


二、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高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马克思指出:“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的东西一样多,而且往往更多。”[5](P529)列宁也曾经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和教学,或者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产学知识的现状所要求的高度。”[6](P18)这充分说明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它使得课堂教学能得到有效补充,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得以延伸。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历代国家领导人均针对我国实践教育做出过重要指示。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7](P320)江泽民也表示:“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我们要改革脱离社会实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过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相适应的新机制。”[8]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条件下,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科技和产业优势,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9]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勉励青年学子“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10]。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使得先进科学技术得以有效推广,优秀知识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得以持续推进。

       深化实践育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原则。这要求高校要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实践以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的形式作为在高校广泛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后,中共中央各部委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次出台意见,要求高校必须组织学生在学习期间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加强实践育人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加深大学生对于国情社情民情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践是大学生直接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成才报国的重要平台。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吸取知识、锻炼能力、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实践教育为大学生走近社会、施展所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历练中理解并认可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做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实现知行合一,在人际交往中培养积极、健全的人格。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关怀下,青年学生踊跃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不仅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同时自身也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健康成长,期间所展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历史责任感赢得了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抗震救灾、G20峰会、APEC会议等重大事件中,广大青年学生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在积极深入地实践和服务中表现出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情怀、理性的思辨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社会和谐稳定的热情维护者。


 三、把握实践育人的变化特点和内在规律

       大学生参与实践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对接、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党宣言》鲜明地提出:“把教育跟物质生产结合起来。”[11](P318)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和智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12](P530)。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学生实践育人在育人成果和社会效应上收获颇丰,但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实践育人问题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实践育人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尚未形成运行稳定、效果优异、常态化的育人机制,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提升发展的机遇。近年来,在把握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中央各部委和各地各高校系统设计,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整体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有了新举措,实践教学工作有了新突破,军事训练工作有了新进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新机制。

       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实践育人的政策和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3]从2012年到2014年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志愿服务记录办法》《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关于组织开展万名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相继出台,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全国各高校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配套措施,为深化实践育人创造了良好条件,营造了浓厚氛围。总体而言,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高校的实践育人政策,从最开始的生产劳动活动,到具体实践项目把握,再到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执行,重要性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逐渐把实践育人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

       在工作实施上,多措并举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在实践活动的推行过程中,多类型的大学生实践育人格局初步形式。一是以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性的实践教育活动,如举办“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等活动,引领关注党情、国情和民情,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二是根据高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知识实践活动。如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计划,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大赛,利用专业知识到西部、到基层开展服务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培养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高校形成了多项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与“三下乡”活动、“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大学生公益活动”等特色鲜明、接地气、有实效的实践活动,促进了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四是开展职业规划相关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面临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因而职业规划相关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实践活动。学校通过开展就业服务月、开展假期职业体验,以此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就业形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掌握就业的必备技能和知识储备,在服务个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在工作成效上,实践育人活动从量到质都有了新的提升和飞跃。从数量上来看,有91.5%的大学生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强烈意愿,全国大中专学生中参加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的人数达数百万人。根据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都有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实践育人活动不只是停留在量的提升上,在质的提升方面也达到了可观的效果。各高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实践育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把参与实践活动纳入到教育教学、第二课程学习等环节中,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思想修养、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有十分大的收获。不仅如此,在全国大中专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的浪潮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社会实践团体,如清华大学的“紫荆服务总队”、华中农业大学的“本禹志愿服务队”和北京大学的“爱心社”,这些优秀的志愿服务团体在社会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这一系列实践育人的成效充分体现了实践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其作为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要途径的特殊价值。但是,在充分肯定实践育人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理念、运行、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实践育人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实践育人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首先,少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比较滞后,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在开展的实践活动当中,往往忽视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发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愿意和参与感、获得感,使实践活动效果和期望值相距甚远。其次,组织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上,存在责权不明,多头管理,意见容易出现不统一。协调机制上,教学与学生工作未能实现同向同行,社会实践的运行没能互相补充,形成合力。再次,从基地建设上来看,很多高校缺乏稳定的、高质量的、与学校专业特色相吻合的实践基地。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理想,缺乏稳定性和教育性,使社会实践的运行难以正常开展和有效进行。最后,当前实践的内容创新性不足,未能紧跟时代潮流,将时代所需要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学习精神等作为实践的培养内容,使得实践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实践育人保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从资金保障上来看,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不够,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落实实践育人经费,是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但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经费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此外,企事业单位也不愿意接待实践活动,或者说难以给予实践活动切实的物质支持。这些都致使诸多实践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次,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效果无法保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的实践活动结束后,对于实践活动考核方式只有学生递交的实践报告或者单位证明,没有将实践活动纳入学生在校期间的必备教学环节,对学生没有制约性,既不能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也未能突显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最后,实践活动人员保障无法落实。很多高校在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几乎没有配备指导教师,有的虽然配备了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多为学校的相关行政人员,对于专业性强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难以及时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业务问题。

       实践育人评价机制还不够系统科学。实践育人评价机制指的是社会实践育人评价的内容体系、标准依据、方法措施等各种要素间相互关系的总称。当前,实践育人的评价机制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实践育人评价机制是定性评价占主体,往往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做出工作评价,或者说是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对实践的活动进行终结性评价。自上而下的单一评价方式,将评价对象排除在参评体系外,易使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其次,评价的反馈指导作用不够及时。实践评价是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能够及时就活动内容、实践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交流,实践指导的效果会更好,但现实情况是实践的评价往往在活动数月后才能得到结果,降低了评价的时效性,易使评价结果流于形式。最后,实践评价结论仅限于简单地区分评定等级如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制约了评价结果反馈的指导性,不利于后期的改进和发展。


四、构建实现实践育人有效性的科学路径

       实践育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对于青年人成长的核心素质要求更加全面,要求青年人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实践正是推动青年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性、提高理论认识水平的必然环节,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青年学生成长、对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要目标,构建实践育人的科学路径,不断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系统协同,提高实践育人的整体效能


       协同创新,需要各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积极努力,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支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教育部要加大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好沟通联络的作用,积极促成形成实践育人的合作机制。财政方面,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从而使高校加大对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育人工作的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强实践育人的经费投入。各高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把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抓好落实。

       整合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协同多个育人主体,还要融合多方面育人内容,当前实践育人的众多途径没有融合,各自为战,单打独斗,降低了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14]当前,在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上,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基层团组织都习惯各自为战,在各自负责的领域解决实践问题,导致学校资源浪费、学生时间安排和兴趣培养不够合理,没有形成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育人合力,实践育人工作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梳理现有的实践育人的资源,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围绕第二课堂进行整体设计,合理有效地分配专业教学、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团的系统,有分有合,协同配置的实践育人体系,解决实践育人当中的问题。

(二)优化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优化实践育人工作制度,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建设。首先,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的思想和理念集中体现到大学章程、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方案、教师干部职级晋升考核、学生评奖评优的全过程,多渠道加大实践育人经费的投入,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要采取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高校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单位的协同机制,争取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激发社会各界的动力,促进大学生的成长锻炼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不断加强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建设,激发实践参与者的内生动力。首先要突破评价主体的局限性,对于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并发挥其效能,要把实践参与者、实践单位、高校都纳为评价的主体范围,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实践单位的积极性,形成科学、准备、合理、高效的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其次要注重评价内容多维立体化,尽可能地涵盖高校实践育人的方方面面,并能体现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之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要注重评价方法多样化,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整体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等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三)优化实践育人环节,整体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具体工作

       不断完善实践育人资源配置。实践育人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管理、思想教育和共青团工作,既要统筹协调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在内容衔接、作用发挥、学生参与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又要注意整合资源、时间、师资,避免各自为政、交叉重复。比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不能仅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来设计,也要注意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工作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共青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体现价值引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求相配合,在时间安排、活动方式和教师指导等方面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学生工作涉及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活动中,可以聘请相关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有关内容指导学生的实践,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的延伸。

       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基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要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要依托学校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工作部门的活动平台、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大力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研究所、学校与政府的合作,建立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育人基地。要积极推动行业企业把支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写入行业企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规范之中,保障实践活动场地建设的要求。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通过搭建校院两级平台,加强专业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组织大学生深入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专业实践平台。

       不断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实践育人是一项涉及高校、企业、政府、家庭等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多个对内对外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处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实践活动的工作,仅靠高校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要实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各部门整体把握、抓住要点,尤其需要加强实践育人的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育人的合力。在高校,要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对于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切实提升他们对实践活动指导能力。要积极组织学工干部参与实践活动,并且通过挂职锻炼、学习培训、考察等活动,弥补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提高实践育人的指导水平和能力。要完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社区等地方建立实践活动的导师队伍,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多角度、全方面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深化理论研究,及时反馈指导实践育人活动


       不断推进实践育人理论研究。要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就必须推进实践育人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马列经典作家的理论梳理、总结大学生实践育人经验,丰富实践育人的理论,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蕴含的育人内涵。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时代特征,密切关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着力研究提升实践育人科学化水平的方法和载体,研究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不断探索实践育人规律,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搭建研究交流平台,注重实践成果推广示范。在丰富高校实践育人理论、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要将最新的实践育人研究成果反馈运用指导实践活动。高校要及时召开实践活动的总结会议,定期召开实践育人的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等,及时总结推广实践育人的最新成果、工作思路和举措,要将可复制的实践育人经验及时推广。可以组织编写实践育人的优秀案例,宣传实践育人的先进事迹,可以将实践育人的内容设计、运行规范、评价标准等凝练成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实践育人模式,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推广,以达到提升实践育人效果的目的。

       构建实践育人效果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激励是提升实践育人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实践育人的理念原则、运行机制、制度安排、实际效果等作出科学的评价,既是实践育人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升质量的需要。要科学设计实践育人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科学评价的方式和模型,探索实践育人评价的影响因子,确立相对权威的实践育人评价管理部门,明确评价责任,注意运用评价的结果完善相关政策的设计、制定和运行,以此来推动实践育人不断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2]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03.

[3]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M].曹葆华,于光远,译.成都:西南人民出版社,195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 列宁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

[9] 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5-27.

[10] 习近平.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3-05-05.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 冯 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四个着力点[J].教学与研究,2017,(1).

 

责任编辑  张永平


作者简介:

冯 刚,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王栋梁,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微信号:xxdj2017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